疫情持續高位運行,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長三角的外貿供應鏈也因此經受著不斷加強的影響。
港口、船舶、集卡司機以及生產工廠,構成了外貿出口行業的物流供應鏈。當前長三角的港口均封閉閉環運營,但在各地嚴格且存在差異化的防控措施下,集卡司機的運輸較多受限,進而出現了港口集裝箱減少,船舶艙位空缺,甚至在沒裝滿集裝箱的情況下駛離港口等現象。
作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上海代表著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確保上??诎栋踩珪惩ň哂袠O其重要的全局和戰略意義。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升級,國內供應鏈普遍受困于國內物流,上海貿易流通速度明顯放緩。此時,上海的外貿物流公司、貨代公司又將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困境?“從3月中旬開始,我們就收到了國際快遞公司、貨運公司和倉庫發來的通知,稱受疫情管控影響將暫停相關服務。即使有的公司為了攬件收走了貨物,但也多數卡在途中,幾天沒有消息。”一位上海貨代公司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影響,我們在上海港的總體上業務量下降了15%左右?!?月9日,一海運公司負責人透露,目前客戶訂單量其實并沒有下降,他們的訂艙量也是滿的。究其原因,國外客戶并不因本次上海疫情爆發就此中斷貿易往來,同時國內商家也希望可以履行訂單。“作為物流服務商,我們當然也希望可以為客戶提供正常的運輸服務,但因為國內各省市之間跨區域的疫情防控需求,設置了一些通行政策,導致整個運輸效率有所下降?!痹撠撠熑搜a充介紹,“因為疫情防控需求,可能會導致我們的集裝箱卡車(以下簡稱“集卡”)在一些道口無法下去,因此客戶就沒辦法裝箱;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的車輛到了工廠后,當地突然宣布車輛不能外出了,于是連司機都被關在工廠里了?!?/span>
上海封控舉措之下,能夠流動的司機和集卡數量有限,這是當前制約港口貨物集疏運的主要問題。“很多停車場都封控了,根本出不去。我們公司在上海的幾十輛集卡,現在能運轉的也就幾輛了。”4月10日,上海一國際貨運公司負責人表示,上海3月28日實施“半城封控”以來,人員流動受限,司機基本都在居家隔離。因此,他所代理的貨量驟降了差不多一半。
據了解,疫情防控趨嚴背景下,為保障集卡通行和裝卸效率,日前,上海市加強進出港口的集卡閉環管理,并推動長三角地區通行證互認。為了實現上海港集疏運集卡全鏈條閉環管理,4月6日晚間,上港集團發布《關于無紙化派車和<上港集團防疫通行證>的重要通知》,要求自4月7日起,車隊做無紙化派車時必須選擇派車目的地省區市,并填寫門牌號,否則不能派車。
而就在此前一日,上海市交通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進出上海港集裝箱運輸車輛閉環管理的通知》。其中對進出上海港的集卡提出五點核心要求,即:必須持有有效《道路運輸證》;必須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并保持在線;必須填報起運地和目的地,并保證行駛軌跡與填報信息一致;在上海市境內指定堆場、服務區、集卡核酸檢測點和裝卸貨場停放車輛;集裝箱運輸企業要對車輛全程實時監控,車輛應按指定路線或地點行駛、???,司乘人員全程不得擅自下車。根據上述通知,上海市交通委、上港集團以及長三角各省交通管理部門共享信息,未按填報軌跡行駛、未遵守外省市疫情防控管理規定的集裝箱運輸車輛,都將被列入黑名單,不得進出上海港區。“壓實口岸防控責任,上港集團以防疫生產兩不誤的實際行動,保證供應鏈物流鏈穩定,保證國家外貿和城市正常運轉?!鄙细奂瘓F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
當前,共同抗疫責無旁貸,而外貿平穩運行同樣至關重要。“政府對此也相當重視,包括口岸委、交通局等在內的當地政府部門,會在合理范圍內盡可能為外貿業務提供一些專門的措施,總體上還是有渠道可以走的,只是從防疫的角度會更加嚴格一些。”負責人表示,長三角地區通行互認最終還要看當地防疫政策,但目前只要公司有通行證的集卡,基本都可以通行。
同樣,面對業務量的下降,一些貨代公司已經在尋找新的客戶了?!拔覀冎饕强筷戇\出口歐洲市場,中歐班列是我們的主要路線。其實,除了本次上海疫情影響外,俄烏戰爭也對公司業務造成了很大沖擊。”自從俄烏戰爭開始,基本上他們的出口業務就處于半停滯狀態了,因為,自從戰爭開始后,只要是經過俄羅斯的貨,歐洲都拒收。所以,只能再重新尋找線路去歐洲。而此次上海疫情的突發,更是讓新業務拓展之路雪上加霜。
中歐班列開拓了幾條不經過俄羅斯線路。比如,改走哈薩克斯坦到土耳其,然后再從保加利亞進入歐盟這條線路。另外,我們開始從格魯吉亞經過黑海,直接到羅馬尼亞這條線。
但這樣走的時效遠不如經過俄羅斯到歐洲快,這意味著我們的成本需要增加50%以上,但是現在也沒辦法,企業還是要自救。”略感欣慰的是,政府層面或許已經看到了跨境物流服務商的難處,從俄烏戰爭開始,中歐班列的鐵路運費價已經大幅下調了40%~50%。
海鐵班列 與中歐回程班列首次實現 “整列中轉”
4月14日,“義烏-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緩緩從鐵路義烏西站駛出,搭乘著從中歐回程班列卸下來的100標準箱進口紙制品,駛往寧波舟山港,并將在后續通過水路轉運至天津、大連、青島等地,標志著“義烏-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與中歐回程班列實現首次“整列中轉”。 據了解,“整列中轉”模式可有效減少鐵鐵中轉的集裝箱在鐵路義烏西站編組集貨的等待時間,同時降低約15%的運輸成本,為進出口外貿企業提供了新的物流選擇。同時,在各地疫情點狀散發的不利影響下,“整列中轉”模式有效避免了公路配送不暢情況,有效降低碳排放,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提供動能,緩解了國際物流鏈運轉不暢的壓力,對穩定國內產業鏈供應鏈起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團隊還將繼續探索、搭建、創新與中歐班列的多點業務聯動,實現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對接交匯,助力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
卡航是一種采用高性能卡車進行貨物跨國運輸的新興物流方式。得益于我國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經TIR備案的國際卡車從始發國到目的國,過境國家海關原則上不查驗、不開箱,從而有效保證了跨國跨洲運輸時間效率和物流可靠性。目前有73個締約國,其中大多數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重要地區,現可直通歐亞大陸國家27個。
中歐卡航更加靈活便捷,有四大優勢。
一是貨源地直發,省去中間繁瑣的倒裝環節,貨源地到目的地,一站式倉到倉發運,與空運相比,時效相近,運價僅為空運的1/3;
二是多口岸聯動出境,通關效率高;
三是運輸能力強,貨物隨到隨運,靈活性相比其他運輸渠道更加便捷;
四是運輸品類多,可運輸其他渠道受限的貨物種類。這無異于給廣大企業打開了對外貿易的新大門”。